摘要: 国内半导体代工制造巨头中芯国际第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实现收入7.70亿美元,相比上一季度增加2.5% ,经营利润达2270.5万美元,较上一季度增加5.0%,毛利1.77亿美元,较上季度减少8.7% ,同比下滑23.6%,毛利率23.0 %,同比下跌7个百分点,每股基本盈利0.01美元。.学习集成电路知识,了解更多集成电路资讯,认准华强旗舰电子圈!
国内半导体代工制造巨头中芯国际第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实现收入7.70亿美元,相比上一季度增加2.5% ,经营利润达2270.5万美元,较上一季度增加5.0%,毛利1.77亿美元,较上季度减少8.7% ,同比下滑23.6%,毛利率23.0 %,同比下跌7个百分点,每股基本盈利0.01美元。
此外,业绩公告中还给出了公司对于今年第四季度的预期:季度收入增加1%至3%,毛利率介于18%至20%的范围内。
不过相比业绩数据,公告中更加引人瞩目的信息,其实是上个月刚刚在中芯国际“三顾茅庐”的邀请下出任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的梁孟松博士,对公司的现状及前景所做出的评价:
我们第三季业绩与指引相符,收入与前一季相比成长2.5%。环比增长主要来源于智能手机相关出货全面复苏。从制程上看,28纳米晶圆收入环比成长38.9%,0.18微米晶圆收入环比成长33.8%。 在之前的三年中,中芯国际凭藉高产能利用率推动收入和盈利双增长,而这两年,我们进入了过渡期,为下一阶段的成长准备好技术和工厂。
短期来说,我们的成长动力包括:28 纳米、闪存、指纹识别传感器和电源管理芯片。长期来说,我们会加快执行速度,将资源聚焦于关键技术平台,从而努力成为晶圆代工厂优选伙伴。
作为半导体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梁孟松多年来在台积电和三星积累的行业经验,给中芯国际带来积极影响,将快速见到成效,三星当年的弯道超车便是前车之鉴,上述报告个中细节值得细细品味。
首先可以看出,中芯国际在28nm晶圆收入方面仍然能保持稳定的增长,正如智通财经之前报道中所提到,在28nm这一主流工艺平台中,中国28nm制程服务市场仍有需求缺口,除去台积电、联电扩产部分,中芯拿下剩余的17.2万片/ 年需求缺口应该没有悬念。
而梁孟松将未来两年定义为中芯国际发展的过渡期,这个时间跨度就很值得推敲了,要知道中芯目前在14nm晶圆领域并非完全是零基础,上海新12 寸晶圆厂建成后将成为大陆第一条14nm线,预计2018年投产。
从经验上看,如果两年后中芯国际方能达到14nm 量产,则该公司与台积电、联电等企业的差距依然巨大,“为下一阶段的成长准备好技术和工厂”,此话的弦外之音,有直追行业龙头的野心和计划。在两年的时间段内,怕是中芯国际对10nm甚至是7nm 技术,都已做好了布局和准备。
了解更多集成电路相关信息,请点击华强旗舰电子圈(http://www.hqbuy.com/dzq/dzqsy.html)!
社群二维码
关注“华强商城“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0-2023 hqbuy.com,Inc.All right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830-6691 粤ICP备05106676号 经营许可证:粤B2-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