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华强商城公众号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元器件移动商城,随时随地采购

华强商城M站

元器件移动商城,随时随地采购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芯八哥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专注电子产业链,坚持深度原创

华强微电子公众号

专注电子产业链,
坚持深度原创

电子元器件原材料采购信息平台

华强电子网公众号

电子元器件原材料采购
信息平台

三位半导体并购狂人--孙正义、陈福阳、赵伟国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18-05-05

摘要: 纵观全球的科技领袖,不乏科班出身技术出众的工程师,比如谷歌CEO拉里·佩奇,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亦有长袖善舞管理卓越的经营者,譬如任惠普总裁惠特曼等。

纵观全球的科技领袖,不乏科班出身技术出众的工程师,比如谷歌CEO拉里·佩奇,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亦有长袖善舞管理卓越的经营者,譬如任惠普总裁惠特曼等。

但通过投资思维打造国际科技巨头的企业执掌者,并不多见,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博通公司陈福阳堪称其中的佼佼者。而放眼中国,崛起中的紫光集团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掌舵紫光大手笔投资的赵伟国,接连在集成电路产业掀起一股并购旋风,而紫光系企业近期的几笔投资也是令市场为之侧目。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进入巨头垄断,垂直整合的时代,赵伟国的投资思路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新鲜血液。当然,也引起了颇多争议。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国家,但孙正义、陈福阳、赵伟国这三位半导体狂人,惊人地秉持了相似的发展策略,并努力打造着各自的企业帝国。

半导体并购狂人之孙正义

疯子、狂人、赌徒,对于日本首富孙正义来说,这些词汇可并非是贬义词。

26年来,这位祖籍福建莆田的日本商人,用一笔笔令人惊叹的交易震惊了世界。从白手起家到打造软银帝国,每隔两三年,孙正义总能用一笔天价收购,来证明自己就是为大场面而生。

“我总是有一些大的想法,每两到三年就会爆发一次”,孙正义如是说。虽然已经年近六十,但他身上那种冒险的基因却从未改变。孙正义曾在2000年斥资2000万美元投资阿里巴巴,那笔投资如今已经获利上千倍。6分钟投资马云,已成为互联网界的一段佳话。

孙正义和马云

软银还在2006年花费150亿美元收购了亏损的沃达丰日本业务,并将软银打造成了日本第三大电信运营商。2013年软银收购了芬兰游戏开发商Supercell大部分股权。去年6月,腾讯以86亿美元收购Supercell 84.3%的股份,三年孙正义获利36亿美元。

据统计,过去10年间,软银花费约820亿美元展开了140多笔收购交易。虽有过收购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之后债务激增的败笔,但不可否认,孙正义是近30年来最成功的投资者。

半导体并购狂人之陈福阳

1953年出生的陈福阳比孙正义大了4岁。但他在科技界的声望显然不及孙正义,不过随着博通公司的不断壮大,特别是博通宣布计划斥资1300亿美元并购高通的消息公布后,陈福阳的声望不胫而走。博通并购高通将是半导体行业乃至整个科技产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案。倘若成行,陈福阳的名字也将载入半导体史册。

陈福阳

作为博通公司CEO,陈福阳通过不断的并购,打造了影响世界的芯片巨头。既懂技术有懂经营的陈福阳对半导体产业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半导体产业已成熟,预计接下来的十年半导体行业会进入从水平整合到垂直整合的过程。按照这一逻辑,陈福阳启动了他的并购巨舰。

2013年12月,安华高宣布斥资66亿美元,溢价41%现金收购存储芯片制造商LSI。2015年,安华高宣布以370亿美元收购老牌芯片公司博通,包括170亿美元现金和200亿美元的股票,这也是当时半导体行业最大的收购交易。两公司合并后,新公司将更名为博通有限。

博通是当时全球最大的WiFi芯片制造商。彼时,博通的营收为84亿美元,远高于安华高当时的42.7亿美元。370亿美元的收购价也比安华高当时363亿美元的市值高。这场并购堪称蛇吞象。然而,陈福阳并未停止脚步,一年之内,在其领导下的新博通又完成了59亿美元收购美国数据中心网络供应商博科。

行业整合的结果是收入规模的大幅提升,2016年博通收入为132.2亿美元,同比大增191.1%。在2016年,博通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的17位攀升至全球第5。四年时间成长为世界第五大半导体企业,安华高市值跃升至1067亿美元。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陈福阳马不停蹄的并购。

半导体并购狂人之赵伟国

回到中国,比孙正义正好小10岁的赵伟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频率和规模也并不亚于前者。担任紫光集团董事长后,赵伟国为公司确立了“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的目标及发展战略,尤其是集成电路产业将成为紫光布局的重点。

赵伟国

2013年6月,紫光集团以每股28.5美元的价格向展讯通信提出全资收购邀约,并最终以17.8亿美元完成私有化;一年后又以9.1亿美元收购了锐迪科。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强商城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修改或删除。

社群二维码

关注“华强商城“微信公众号

调查问卷

请问您是:

您希望看到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