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华强商城公众号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元器件移动商城,随时随地采购

华强商城M站

元器件移动商城,随时随地采购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芯八哥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专注电子产业链,坚持深度原创

华强微电子公众号

专注电子产业链,
坚持深度原创

电子元器件原材料采购信息平台

华强电子网公众号

电子元器件原材料采购
信息平台

一种用于光纤激光器的热电冷却器温度控制器

来源:analog 发布时间:2023-11-15

摘要: 对增加带宽的持续需求导致了基于光纤的网络的部署。光纤线路由固态激光器驱动,具有非常高的信息密度。

对增加带宽的持续需求导致了基于光纤的网络的部署。光纤线路由固态激光器驱动,具有非常高的信息密度。高度封装的数据方案,如DWDM(密集波分复用)利用多个激光器驱动光纤来获得大的多通道数据流。窄通道间距依赖于激光波长控制在0.1nm(纳米)以内。激光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温度变化会影响操作。图1绘制了典型激光波长与温度的关系。0.1nm/°C的斜率意味着,虽然温度有利于调整激光波长,但一旦激光达到峰值,它就不能改变。通常,需要0.1°C的温度控制来保持激光在0.1nm范围内的良好运行。


图1所示。激光波长≈0.1nm/°C。典型应用要求波长稳定在0.1nm以内,要求温度控制。

温控器要求

温度控制器必须满足一些不寻常的要求。(1)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和激光操作的不确定性,控制器必须能够产生或去除热量以保持控制。基于peltier的热电冷却器(TEC)允许这一点,但控制器必须是真正的双向。它的热流控制不能在“热到冷”的过渡区有死区或不利的动力学。此外,温度控制器必须是一个精密装置,能够在0.1°C内随时间和温度变化保持良好的控制。

基于激光的系统封装紧凑,需要小的解决方案尺寸与高效的操作,以避免过度的散热。

最后,控制器必须从一个单一的低电压源和它的(大概开关模式)的操作不能破坏与噪声的供应。

温控器详细信息

图2是热电冷却器(TEC)温度控制器的原理图,包括三个基本部分。DAC和热敏电阻形成一个电桥,其输出被A1放大。LTC1923控制器是一个脉宽调制器,为功率输出级提供适当的调制和相控驱动。激光是一种精密而昂贵的负载。因此,控制器提供了各种监控,限制和过载保护功能。这些包括软启动和过流保护,TEC电压和电流检测以及“越界”温度检测。异常操作导致电路关闭,防止激光模块损坏。另外两个特性提高了系统级兼容性。锁相环振荡器允许在多激光系统中实现多个ltc1923的可靠时钟同步。最后,向TEC的开关模式供电是高效的,但需要特别考虑确保开关相关的噪声不会被引入(“反射”)到主机电源中。LTC1923包括沿摆限制,通过减慢功率级的转换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关相关的谐波。这大大减少了高频谐波含量,防止过多的开关相关噪声损坏电源或激光。(2)开关模式功率输出阶段,一个“h桥”型,允许有效的双向驱动到TEC,允许加热或冷却激光。热敏电阻、TEC和激光器,在制造时封装在激光模块内,是紧密热耦合的。


图2。TEC温度控制器的详细原理图包括A1热敏电阻桥式放大器、LTC1923开关模式控制器和功率输出h桥。DAC建立温度设定值;增益调节和补偿电容优化环路增益带宽。各种LTC1923输出允许监控TEC运行条件。

DAC允许调节温度设定值到任何单个激光器的最佳工作点,通常为每个激光器指定。控制器增益和带宽调整优化热环路响应最佳温度稳定性。

热回路注意事项

高性能温度控制的关键是将控制器的增益带宽与热反馈路径相匹配。从理论上讲,使用传统的伺服反馈技术来做到这一点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实际上,热系统固有的长时间常数和不确定延迟是一个挑战。伺服系统和振荡器之间的不幸关系在热控制系统中非常明显。

热控制回路可以非常简单地建模为电阻器和电容器的网络。电阻器相当于热阻,电容器相当于热容。在图3中,TEC、TEC-传感器接口和传感器都有RC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系统响应能力的集中延迟。为了防止振荡,必须限制增益带宽以考虑这种延迟。由于高增益带宽对于良好的控制是理想的,因此延迟应该最小化。这大概是由激光模块的供应商在制造时解决的。


图3。显示热项的简化TEC控制回路模型:电阻和电容分别表示热电阻和容量。伺服放大器增益带宽必须适应由热项表示的集总延迟,以避免不稳定。

该模型还包括受控环境和非受控环境之间的绝缘。绝缘的作用是降低损耗率,使温控装置能跟上损耗。对于任意给定的系统,TECsensor时间常数与绝缘时间常数之比越高,控制回路的性能越好。

温控回路优化

温度控制回路的优化从激光模块的热特性开始。前一节强调了tec传感器与绝缘时间常数之比的重要性。该信息的确定为可实现的控制器增益带宽设置了现实界限。图4显示了典型的激光模块在环境温度发生40°C阶跃变化时的结果。激光模块的内部温度由其热敏电阻监测,在TEC未通电的情况下随时间绘制。以分钟为单位测量的环境对传感器的滞后显示了经典的一阶响应。


图4。典型激光模块的环境-传感器滞后特性是由封装热阻和容量决定的。

tec传感器集总延迟的特征是操作图2电路中的激光模块,增益设置为最大值,没有安装补偿电容器。在LTC1923误差放大器输出处测量的图5显示了由于热滞后主导回路而产生的大信号振荡。(4)频率,主要由tec传感器延迟决定,暗示了环路带宽可实现的限制。该频率与激光模块的热时间常数的高比值(图5)意味着简单的主导极环补偿将是有效的。饱和限制波形表明,过度的增益正在驱动环路进入完全的冷却和加热状态。最后,不对称占空比反映了TEC在冷却和加热模式下的不同热效率。


图5。故意过量的环路增益带宽引入了大信号振荡。振荡频率为可实现的闭环带宽提供指导。占空比显示不对称的加热-冷却模式增益。

控制器增益带宽从图5的极端减少产生了图6的显示。该波形是由温度设定值小步(≈0.1°C)变化引起的。增益带宽仍然过高,产生阻尼,振铃响应超过2分钟的持续时间。这个循环只是略微稳定。图7的测试条件是相同的,但是增益带宽明显减少了。响应仍然不是最优的,但沉降发生在≈4.5秒内,比之前的情况快了约25倍。图8的响应,在进一步降低增益带宽设置下,几乎是临界阻尼,并在大约2秒内稳定下来。以这种方式优化的激光模块将很容易地衰减外部温度变化的数千倍,而不会超调或过度滞后。此外,尽管各种激光模块之间存在很大的热差异,但增益带宽值的一些通用准则是可能的。(5)1000的直流增益足以满足所需的温度控制,带宽低于1Hz提供足够的环路稳定性。图2建议的增益和带宽值反映了这些结论,尽管必须对任何特定情况进行稳定性测试。


图6。对温度设定值的小步进的回路响应。增益带宽过高,导致衰减,振铃响应持续时间超过两分钟。


图7。与图7相同的测试条件,但环路增益带宽降低了:环路响应仍然不是最优的,但稳定发生在4.5秒内,比之前的情况快了25倍以上。


图8。增益带宽优化的结果几乎临界阻尼响应与沉降在2秒。

温度稳定性验证

一旦环路被优化,温度稳定性就可以被测量。通过使用稳定的校准差分放大器监测热敏电阻桥偏置来验证稳定性。(6)图9记录了在冷却模式下50秒内±1毫度的基线稳定性。更严格的测试测量在环境温度显著变化下的长期稳定性。图10的条形图记录了在9小时内每小时高于环境温度20°C的环境下冷却模式的稳定性。(7)数据显示0.008°C的结果变化,表明热增益为2500。(8)0.0025°C的基线倾斜在9小时的图长中源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图11使用相同的测试条件,除了控制器在加热模式下工作。TEC更高的加热模式效率提供了更大的热增益,从而使稳定性提高了4倍,达到约0.002°C的变化。基线倾斜(仅可检测到)显示了与图10相比类似的4倍改进。


图9。在室内环境下的短期监测显示0.001°C冷却模式基线稳定性。


图10。在每小时高于环境温度20度的环境中测量长期冷却模式稳定性。数据显示产生0.008°C峰间变化,表明热增益为2500。0.0025°C基线倾斜与地块长度的关系来自于环境温度的变化。

这种水平的性能确保了所需的稳定的激光特性。长期(年)温度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热敏电阻的老化特性。

反射噪声性能

切换模式的电力输送到TEC提供了高效的操作,但引起了噪声注入到主机系统通过电源的担忧。特别是开关边的高频谐波含量会破坏电源,引起系统级问题。这种“反射”的噪音可能很难处理。LTC1923通过控制开关边的摆幅来避免这些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高频谐波含量。(10)这种开关瞬态的减慢通常只会使效率降低1%至2%,这是对噪声性能极大改善的一个小损失。图12显示了在使用压转控制时适当旁路5V电源的噪声和纹波。低频纹波的幅值为1mV,通常不需要考虑,而高频过渡相关分量的幅值只有500µV左右。限制回转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使其失效来衡量。如图13所示,高频含量增加4.4倍,达到约2.2mV。


图11。除加热模式外,试验条件与图10相同;TEC更高的加热模式效率导致更高的热增益。0.002℃峰间变化稳定性提高4倍。基线倾斜(仅可检测到)显示了与图10类似的4倍改进。


图12。高频谐波,使能摆位限制:幅值为500µV。


图13。与上一个图相同的条件,除了旋转限制被禁用。谐波含量幅值上升到2.2mV,衰减4.4倍。

结论

LTC1923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激光温度控制器解决方案所需的性能和功能。“冷热”控制能力确保了所需的温度稳定性,保护和监测能力保护了昂贵的激光器。

注:

1. 本文摘自线性技术应用笔记89,“用于光纤激光器的热电冷却器温度控制器”。

2. 这项技术源于早期的努力。见线性技术应用说明70。

3.为了文本流畅,这个有点学术性的讨论必须简洁。然而,额外的热力学杂音出现在LTC应用说明89中。

4. 当一个电路因为“振荡”而“不工作”时,无论是在毫赫兹还是千兆赫兹,四个紧迫的问题应该立即主导未决的调查。它以什么频率振荡,振幅,占空比和波形是什么?解决方案总是存在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只要沉思地盯着波形,真理就会绽放。

5. 参见附录A中的应用说明89,“基于热电冷却器控制回路的实际考虑”,以获得额外的评论。

6. 该测量监测热敏电阻的稳定性。由于轻微的热去耦和激光功耗的变化,激光温度稳定性会有所不同。参见应用说明89的附录A。

7. 没错,一个条形图记录。顽固的、以当地为基础的异类坚持使用这些古老的设备,放弃了更现代的替代品。技术优势可以解释这种选择,尽管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可能是一个因素。

8. 热增益是温度控制爱好者的行话,指的是环境温度与受控温度变化的比值。

9.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应用说明89的附录A。

10. 这项技术源于以前的工作。参见参考文献2。

参考电路

1. Williams, J.《光纤激光器的热电冷却器温度控制器》。线性技术应用报告89,2001年4月。

2. Williams, J.,“具有100µV输出噪声的单片开关稳压器”,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pplication Note 70, 1997年10月。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强商城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修改或删除。

社群二维码

关注“华强商城“微信公众号

调查问卷

请问您是:

您希望看到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