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苹果于日前发布了iPhone 6,两款新iPhone分别拥有4.7英寸和5.5英寸的屏幕,支持NFC可使手机成为个人的移动钱包。同时,Apple Watch也在此次发布会上亮相,这款可穿戴设备包括健康、健身跟踪和通话等功能。新产品的亮相无疑将对苹果供应链厂商产生巨大影响,目前至少有九家上市公司超过...
苹果于日前发布了iPhone 6,两款新iPhone分别拥有4.7英寸和5.5英寸的屏幕,支持NFC可使手机成为个人的移动钱包。同时,Apple Watch也在此次发布会上亮相,这款可穿戴设备包括健康、健身跟踪和通话等功能。
新产品的亮相无疑将对苹果供应链厂商产生巨大影响,目前至少有九家上市公司超过40%的营收来自苹果。苹果一手打造了一个“独立王国”,其中驻扎的是各类零部件供应商。据统计,苹果上一财年销售总额达到1710亿美元——相当于越南整个国家的GDP。
苹果并非这个金钱国度的国王,但却可以决定将王冠戴在谁头上。
能够打入苹果的供应链,将使供应商的业绩和股价一飞冲天。比如台积电,苹果用其取代三星电子公司作为芯片代工商后,该公司七月份的季度利润创下历史纪录。而GT Advanced Technologies公司表示将供应苹果蓝宝石屏幕之后,股价立马翻翻。而NXP半导体被传出其技术被新款iPhone用于支付应用后,过去一个月股价已经上涨了15%。但是,供应商的日子却不像表面上那样光鲜。一旦被苹果扫地出门,迎接他们将是地狱般的日子。
中国供应商349家
根据苹果2014年供应商名单,今年中国的供应商数量已达到349家。苹果对产品供应链的要求与对产品本身一样,可谓苛刻至极。
早在乔布斯时期,苹果就因供应链问题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时任总裁蒂姆·库克(Tim Cook)帮助乔布斯建立起了一个完整、有序的供应链,消除公司因配件而产生的内耗问题。
而自库克出任CEO后,业界评论苹果发展方向由原先的“创新”走向了“升级”,对硬件规格的更新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一些供应商未能及时适应这一改变,导致了2012年度MacBook及iMac的出货递延问题。
库克扩展供应商数量,是为苹果增加更多保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富士康的竞争对象和硕,由原先的次要制造商成为iPad Mini的主制造商。
拉拢大型供应商、扶持中小供应商,苹果由此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王国。
徘徊在天堂与地狱的供应商
守住苹果公司的业务对任何厂商来说都是没有把握的事情。供应商可能在一款iPhone或iPad上赚的盆满钵满,但是下一个版本就有可能被扫地出门。供应商Audience公司(为苹果提供移动设备高级语音和音频处理技术服务)和宸鸿科技(TPK)公司就遭遇了这样血淋淋的教训。
Audience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桑托斯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采访时表示,“跟着苹果,业务所向披靡,一旦失去就落入地狱。你可以存在于一款(苹果)产品中,也可以不是。”这家音频组件制造商2010年来自苹果的收入占比还在82%,但被iPhone 5踢出供应商名单后占比就一路下降。今年以来,来自苹果的收入直线下降至不到1%。
台湾的宸鸿科技是iPhone的早期受益者,它为苹果提供各类触控屏幕。基于它与苹果的关系,该公司于2010年成功进行IPO。然而,2012年苹果公司改变了iPhone屏幕的设计,并开始采用宸鸿科技的竞争对手-LG显示公司的产品。宸鸿科技的整个业务被削弱。为了争取苹果的业务,它必须与其他触控屏供应商进行肉搏战,利润率大降。
目前宸鸿科技来自苹果的收入仍占约41%,仍然是iPad的供应商。但是投资人因宸鸿科技不能保证苹果的业务,反应强烈。使得该公司股票相较股价高点下跌了73%。宸鸿科技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约50%。同样,证券市场对Audience给出了类似的反应。其股价从2012年的18.86美元下跌至现在的6.9美元。
翻脸如翻书的苹果
苹果公司与供应商谈判时总是表现的极其强硬,并且没有任何忠诚度可言。如果苹果公司能够得到更低的报价或更先进的技术,它会毫不犹豫转投别家。
研究iPhone使用组件的IHS公司高级经理Francis Sideco表示,“他们不是来做慈善的。苹果对任何一家供应商都完全没有一点忠诚度,不会因为你现在是供应商,未来就还会把你当供应商。”
两个前苹果工程师表示,苹果公司会派员工到供应商,研究劳动力和材料成本,以确定组件可支付的价格。苹果公司不会留下一点商量余地,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成为自己供应链一部分的厂商。
一旦苹果决定不在与供应商做生意,供应商就需要马上找到新的客户。因为,失去苹果可能撼动供应商的经营基础。
解决之道:去苹果化
据彭博社报道,像Audience和TPK这样的公司,深知过度依赖苹果的后果。两家公司在苹果的订单减少后,资产负债和股票价格都因此受损。
Audience公司目前通过争取三星的订单已经弥补了很多的收入损失。该公司现在收入的72%来自三星,但其股价远低于苹果时代的高点。该公司CEO桑托斯表示,“经历的这一切比IPO还要艰难。”
台湾TPK曾是苹果王国中最早的受益人之一,该公司曾经为苹果提供开创性的触摸控制屏幕。因得益于苹果,该公司在2010年上市,至今公司收入的41%仍直接来源于苹果。然而好景不长,自公司减少与苹果的合作后,该公司的股价由历史最高点下降了73%,2013年度利润下降了50%。
无独有偶,Audience在宣布不参与iPhone 5的设备制造后,公司股价由18.86美元降至6.9美元。“苹果没有给Audience选择权。”桑托斯感慨。
目前一些供应商正试图减少对苹果的依赖。苹果供应商Dialog半导体公司近期加大了进军新市场的力度。而73%收入来自苹果的音频组件制造商Cirrus Logic公司,收购了竞争对手Wolfson电子有限公司,寄望增加非苹果客户。即使是组装苹果产品的富士康集团也一直在努力发展多元化业务。
正像Wolfson发言人德里克·米尔恩说的那样,“一分钟前你还在供应链中,一分钟后就可能被扫地出门了。”
然而,这些经验并不能减少供应商们对苹果的热情。据巴克莱集团透露,为下一代iPhone提供组件的供应商包括芯片制造商安华高科技有限公司和思佳讯。应美盛(INVN)公司也将加入苹果供应链,以替代意法半导体公司(STMicroelectronics NV)和博世。
“偷师”苹果的供应链控制技巧
虽然站在供应商的角度看很残酷,但苹果公司选择和管理供应商的方式确实是该公司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苹果在选择新的供应商时一般重点评估质量、技术能力和规模。成本次之。
而成为苹果公司的供应商绝非易事,竞争非常激烈,原因在于苹果公司的认可被视为对制造能力的认可。
在苹果公司最新的供应商名录上,可以看到156家公司的名单,其中包括三星、东芝和富士康。富士康以作为iPhone手机的主要组装公司而著称。然而,这些供应商的背后还有代表苹果公司向这些供应商供货的数百家二级和三级供应商。苹果公司几乎控制了这一复杂网络的各个部分,利用其规模和影响以最好的价格获得最佳产品并及时向客户供货。此外,苹果还通过观察供应商制造难以生产的样品考验每一家工厂——此阶段的技术投资由供应商负责。
苹果公司还有其它要求用以增强其对投入、收益和成本的控制。比如,苹果公司要求供应商从其推荐的公司那里购买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公司已经同这些供应商建立了强大的合作关系,同时,还投资于特殊技术并派驻600名自己的工程师帮助供应商解决生产问题、提高工厂的效率。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一直寻找其它方法以丰富供应商队伍并提高议价能力。比如,富士康现在就与和硕联合科技是竞争对手。
很少有买家能有像苹果公司那样的业务范围或同样的需求。但是,苹果公司在选择、谈判和管理中采用的战略能够为任何从中国采购的公司提供一些经验。我们认为,最主要的五大经验如下:
1、拜访工厂
买家需要确定供应商是否有能力及时满足订单要求以及是否有能力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工厂拜访还能够使买家了解供应商的员工人数和他们的技能水平。
评估供应商的无形资产,包括:供应商的领导能力以及增长潜力。比如,当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时,买家要提供非常具体的要求,并派驻自己的工程师监督生产流程以便了解样品是由供应商内部生产的而不是从它处采购的。
2、谈判和监督并用
同一种产品使用不止一家供应商,以改善买家的议价能力并降低风险。
当为合同开展谈判时,成本和质量都要重视。为有缺陷的产品建立缓冲并且为延迟交货谈判一个折扣。
下单后,派本地代表拜访工厂并且在不同的阶段检查货物,以便能够介入和矫正缺陷。
发货前检查非常重要,因为由于税收原因向中国退回有缺陷的产品代价非常高。买家应该密切监督供应商的表现。在建立合作关系的最初阶段,这一点尤为重要。
3、了解供应商的供应商
供应链的能见度对于尽量减少有缺陷的产品和知识产权盗窃的风险以及控制成本来说非常必要。
贵公司的实力也许比不上苹果公司,但贵公司必须了解采购的产品中使用的不同材料的出处。因为供应商为了节省成本经常更换他们自己的供应商,了解这一点尤其重要。
4、准备好提供帮助
当贵公司确定了供应商名录中的优质供应商时,要准备好同这些供应商分享提高产品的想法,以便提高供应商所售产品的利润。这样做可以向供应商表明,降低成本(比如通过使用更便宜的材料)不是持续提高利润的唯一方法。
贵公司还可以考虑培训等其它方法以提高供应商的员工的技能水平。
5、经常沟通
最后,第三方报告和年度拜访不足以建立合作关系。而建立一个包括反馈在内的成熟的沟通机制则势在必行。这样可以避免误解的发生,同时在问题演变成危机前把问题解决掉。
理想的状态是,贵公司应当向供应商派驻一个具备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现场团队,以便对供应商的工厂进行定期拜访,而不仅仅是当出现问题时才去拜访。如果目前无法采取这种做法,则要增加贵公司的总部工作人员拜访供应商的频率。
社群二维码
关注“华强商城“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0-2023 hqbuy.com,Inc.All right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830-6691 粤ICP备05106676号 经营许可证:粤B2-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