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华强商城公众号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元器件移动商城,随时随地采购

华强商城M站

元器件移动商城,随时随地采购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芯八哥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专注电子产业链,坚持深度原创

华强微电子公众号

专注电子产业链,
坚持深度原创

电子元器件原材料采购信息平台

华强电子网公众号

电子元器件原材料采购
信息平台

Stratasys:3D打印 美丽新世界

来源:http://news.hqew.com/info-271063.html 发布时间:2013-04-24

摘要: 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小玩意”。恐龙玩偶、书签、手电筒、卷尺、灵活的链条、互相嵌套的齿轮……旁边是一台正在开工的3D打印机——Objet30,大小与传统二维激光打印机相似。杜佃伟是现场的唯一一名工程师,他需要不时地在展台与设备之间走动,向人...

      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小玩意”。恐龙玩偶、书签、手电筒、卷尺、灵活的链条、互相嵌套的齿轮……旁边是一台正在开工的3D打印机——Objet30,大小与传统二维激光打印机相似。杜佃伟是现场的唯一一名工程师,他需要不时地在展台与设备之间走动,向人们介绍这些模型和成品是如何被制造,并解答关于那台3D打印机的一切好奇。

     像他这样的技术专家,Stratasys在中国只有两位。杜佃伟负责产品的软硬件和材料方向,另一位工程师负责3D打印的具体应用。在他们下面是中国区14家代理商的认证技术工程师,在一线与客户就各种技术需求直接沟通;而在杜佃伟之上,是Stratasys亚太区技术平台。Stratasys希望通过这样三层的模式,覆盖和完善本地客户的售后体系。

    虽然中国区只有十位员工,但Stratasys还是成为了第一个在中国设立分公司的国际3D打印企业,总部设在上海。杜佃伟常驻北京,没有办公室,更多的时候是在“移动办公”。

 

       3D是怎样打印的

      由于材料和打印技术的不同,3D打印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但基本上均采用逐层打印,叠加成型的模式,只是在材料定型方式上,分化出光敏、熔融烧结、胶粘等多种方式。

      展台桌面上的那些小玩意,很多是通过PolyJet光敏树脂打印出来的。以Objet30为例,打印机有两个喷头,分别打印主体材料和辅助支撑材料。将3D模型录入到设备的软件中,系统便会自动进行三维投影,其中的阴影部分即需要辅助材料支撑或填充。打印开始后,喷头喷出液态光敏树脂,旁边有UV光源进行照射,使光敏树脂瞬间固化。负责喷射辅助支撑材料的喷头同样如此般工作,两者差别在于,辅助材料具备更好的水溶性,产品打印完成,通过在水或盐水中浸泡,便可稀释溶解。

     这便是一次完整的3D打印过程。打印时长随精度和体积不同而变化,精度越高体积越大,所耗时间越久。Objet30可以打印的最高精度为28微米,而更高端的Objet1000,打印精度达到了16微米。
打印机“可以无人值守,”这也是杜佃伟在打印模型的同时,可以应对众多参观者的原因。

 

    一个模型抵得上千万张图纸

      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拍摄完《阿凡达》后表示,“在我余生中,所有拍摄的电影都会继续使用3D……”为了这项可以让观众构成立体感知的技术,他足足等了14年。同样,3D打印似乎也将最早的魅力绽放于此——直观,可见,超越平面。

      Stratasys中国区总经理汪祥艮曾做如此比较:一张图纸抵得上千言万语,一个3D模型可以抵得上千万张图纸。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设计对生产和生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为了完整地实现一个产品构思,设计从线条、平面到立体图像不断进化,力图帮助设计师说明全貌,并查找偏差。在Stratasys看来,让设计取得突破的关键就是如何避开昂贵复杂的开模工程,让创造力更容易地变成具体的实物。

     3D打印对制造业的影响也是从此开始。Stratasys亚太区总经理Gilad Yron总结了3D打印对客户形成的四个价值点:概念模型、结构件原型、功能性测试模型、直接数字化制造。前三项侧重于改变设计与生产之间的成本、速度和风险,而“直接数字化制造”,则是彻底改变传统制造业的革命性变化。

       “谁在用iPhone?谁用海尔电器?谁开宝马?谁有索尼的产品……”Gilad Yron扳着手指发问,然后笑着说,“这些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它们不仅认同3D打印的价值,而且已经开始享受这项技术带给它们的竞争优势。“3D打印成为这些企业研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强力工具。”

 

      相信未来

      Stratasys成立23年,一共卖出20000台设备。这个数字似乎看起来有点单薄。“也许平均到每年算,也没有多少台。但实际上市场是分阶段的,”汪祥艮给出解释。当2006年Objet(与Stratasys合并前)进入中国时,“一开始每年只卖出几台,产品比较单一,市场培育也需要很长时间。”到了2009年,情况发生好的变化,每年的销售数量最高可达100%的增长。而从全球来看,Stratasys在23年里卖了20000台,其中大部分是过去三到五年里卖出去的。这样的增长让汪祥艮对未来很有信心,“接下来几年,期待可以再卖出几千甚至上万台。”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强商城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修改或删除。

社群二维码

关注“华强商城“微信公众号

调查问卷

请问您是:

您希望看到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