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据日经BP社报道,夏普和日本半导体能源研究所于2002年10月22日宣布,成功地在液晶显示器用玻璃底板上形成了8位CPU“Z80”的电路。这是利用两公司开发的CGS(连续粒状结晶硅)技术实现的,在全球首次成功地开发出使用该技术的C...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据日经BP社报道,夏普和日本半导体能源研究所于2002年10月22日宣布,成功地在液晶显示器用玻璃底板上形成了8位CPU“Z80”的电路。这是利用两公司开发的CGS(连续粒状结晶硅)技术实现的,在全球首次成功地开发出使用该技术的CPU。两公司将以此致力于超薄型“薄膜计算机”和“薄膜电视机”等新一代移动产品的开发。
利用系统液晶成功地制成CPU电路
两公司此次开发的技术是被称为“系统液晶”的领域中的技术。系统液晶中,在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底板上形成液晶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等,通过该技术,可提高电路的集成度、削减封装面积和元件数量,实现产品的小型化设计。两公司通过改进CGS技术和采用新加工技术,成功地形成了通用CPU。
此次制成的Z80是上世纪80年代电脑等产品中广泛使用的CPU。夏普在发布会上做了现场演示,将该公司于1980年前后销售的配备Z80的电脑“MZ-80”中的CPU更换成玻璃底板上形成的Z80,然后做了运行演示。不过,据该公司表示:“利用现在的CGS技术制造出的是Z80,但Z80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今后如果要用于移动产品的话,将主要是以ARM这样的CPU为对象”
在目前的CGS技术中,利用3~4μm加工工艺可以制成工作频率为3MHz的电路。两公司展示了该技术的发展蓝图,并预测2003年利用1.5μm加工工艺即可达到5MHz,而2005年就能够利用0.8μm工艺开发出20~30MHz的电路。
关键在于CGS的连续性
CGS的特点是,结晶粒子大,而且结晶粒子间是连续的。这就意味着结晶粒子具有原子级的连续性,而且电子的移动速度(电子迁移率)也较高。CGS的电子迁移率为非晶硅的600倍,与低混多晶硅相比,也可达到3倍。提高CGS的结晶特性仍将是今后技术开发的关键。
夏普将在日本奈良县建设天理系统液晶制造厂,今年10月开工。另外,还正在日本三重县建设一家系统液晶制造厂,定于2003年10开工。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05年以前,在CGS相关领域达到3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0亿元)的业务规模。
社群二维码
关注“华强商城“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0-2023 hqbuy.com,Inc.All right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830-6691 粤ICP备05106676号 经营许可证:粤B2-20210308